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张素)“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发展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闫坤近日表示,这既要求坚持国家民族视野情怀、深入理解国情社情,同时也要求充分关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与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关系紧密的国家推进现代化的形势动向、经验教训。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2023年会暨中日实现现代化的政策与实践比较学术研讨会由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承办,9月23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中日两国同属东亚国家,虽然两国现代化进程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战略目标不同,但在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日本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案例。”他说。
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程永华在致辞中表示,中日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经贸合作体量巨大,前景广阔。近年来,两国务实合作遭遇挑战,日本出台的一些举措给两国经贸关系带来逆风,“错误行径严重危害两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紧密的供应链合作关系,最终将给日本企业造成打击”。
程永华表示,中日应秉承合作传统、发挥各自优势,将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分享更大的发展红利;积极培育新增长点,开拓更广阔的合作领域,鼓励企业在重点领域开展合作;以领导人重要共识为引领,分享更多的共同语言,同频共振,充分发挥经贸合作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作用,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背景下,日本经济发展面临诸多课题,岸田政府‘新资本主义’政策实施的效果有待观察与跟踪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在致辞时说,中日在经济上仍然高度互补,经济关系的底色仍是合作。深化拓展中日合作不仅能为中日关系筑牢“压舱石”、强化“推进器”,对于促进地区及全球经济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术报告环节,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主编崔岩表示,应从本质上把握中日现代化的区别。随着中日两国发展差距缩小,共性问题将会逐渐增多,双方更应相互学习借鉴、相互合作,共同推进共性问题的解决。
为促进产学研交流,会议特设学者—企业家论坛。此外,会议设置“中日实现现代化的政策、实践比较”“国际局势动荡背景下的日本经济”以及“中日经贸合作与区域经济合作”三个分科会,与会学者围绕日本宏观经济形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医疗现代化、新能源产业、中日经贸关系及区域经济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完) 【编辑:李岩】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从25日在京举办的“2023年怀柔国潮文化节暨金秋文旅推介会”获悉,“怀柔国潮文化节”将于9月29日至10月6日举办,其间将有深山集市、长桌宴等环节,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化身“赶集人”。
嘉宾现场发布和推介怀柔区文旅资源。 怀柔区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怀柔区政府副区长于家明介绍了区域文旅概况,区文旅局、依文集团、老栗树、多布营地、井邻民宿等五家单位,围绕“慢生活、微旅游”主题分别推介了“一张数字地图”“一场国潮文化节”“一串怀柔礼物”“一系列特色活动”“一揽子文旅线路”,将怀柔区优美的自然风光、优质的文旅资源、优良的人文环境展现在全社会面前。作为成果,推介会现场发布了怀柔区文旅H5,将“五个一”以长图及二维码的形式向公众推出。
推介会现场设置了民族融合文艺汇演,能歌善舞的西南民族歌手在雁栖湖畔唱响山歌。
现场的民族表演。 怀柔区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据了解,此次推介会为即将在雁栖湖景区举办的“怀柔国潮文化节”拉开序幕。“怀柔国潮文化节”由怀柔区人民政府、依文集团、北控集团联合主办,在9月29日至10月6日为期8天的活动过程中,设有深山集市、民族主题融合演绎、月下歌会、长桌宴等环节,将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独特方式,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化身“赶集人”、跳起竹竿舞、玩转非遗手工、品味深山味道,体验苗族、布依族、蒙古族、瑶族、羌族、藏族等不同民族的特色节庆活动。
接下来,怀柔区将继续整合全域旅游资源、联合优质文旅企业,共举“永不落幕的中国节、永不落幕的音乐节、永不落幕的电影节”,用优质的文旅消费产品供给,进一步满足游客对美好文旅生活的需要,深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全市旅游发展大局增光添彩。(完)